IPIF演讲嘉宾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把脉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发展趋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也深刻阐释了饮食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大家不仅仅追求吃得饱,更是关注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那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行业也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遵循,例如被人们熟知的《食品安全法》、还有之后发布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2013年发布,2014年7月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2017年发布,同年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等等。食品安全标准是我国唯一强制执行的食品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发展和保障公平贸易的重要手段,是食品安全监管重要的技术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法定职能,依法管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工作。

 

 

“十四五”期间食品安全标准重点工作有哪些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规划顶层设计。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通过制定最严谨的标准,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深入贯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原则。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要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我们国家自己的膳食暴露和食品污染数据,经过科学评估并考虑标准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作用,以及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资料的基础作用,完善风险评估的技术,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支撑。

 

三是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评估。开展好对现有标准的跟踪评价,从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三个方面对各类标准开展系统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科学客观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行业发展、影响食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了解标准实施后获得的健康保护、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效益和标准实施成本之间的关系。

 

四是在“十三五”工作基础上,我们还要继续积极参与全球食品安全治理活动。充分发挥我国担任两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的作用,向全球食品安全治理活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对外分享机制,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引领和参与。履行好中国作为国际食品法典亚洲区域协调员的职责,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亚洲区域国家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和标准协调。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希望在“十四五”期间能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并得到有效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在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食品安全工作,确实是任重道远,也成为了每逢行业重要会议都绕不开的话题。10月14-15日,将在上海龙之梦万丽大酒店举办的“2021 IPIF 国际包装创新大会”有幸邀请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主任、研究员朱蕾女士来到现场,为大家解读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和发展趋势

 

话题涉及:

  • 分享我国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工作进展;

  • 重点介绍油墨、粘合剂等标准修订进展;

  • 分析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朱蕾 博士,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主任

 

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综合管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与新品种技术评审等工作。担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相关产品专业委员会、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属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塑料分委会副秘书长和ISO/TC 52薄壁金属容器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产品专业委员会、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委员。

 

201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欧洲食品安全局参与食品接触材料技术工作。

组织构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主持和参与起草GB968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4806.1《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和GB31603《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等10余项标准;主编《GB9685实施指南》、《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标准实施指南》等专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和优秀青年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包装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